看著患者撐著拐杖進工作室,一看即知道原因,
因為骨盆腔不正!而導致靜脈回流阻塞而形成 大腿後側嚴重靜脈曲張,從膝關節麻到腳踝, 躺著、睡著、走路都是又麻又痛! 醫生建議患者將膝關節換人工關節, 但同時腳踝也在痛卻無法治療 所以Gigi從經驗中提供一個建議給大家思考, 如果膝關節換了,但腳踝關節還在痛該怎麼辦呢? 患者調完後疼痛及麻的感覺消失了,現在開心坐著上課呢! 👉膝關節疼痛會影響睡眠、頭痛、腰酸、腳踝等症狀。然而會造成膝關節疼痛有很多原因:肩頸、骨盆腔不正、踝關節曾經受傷往上延伸影響到膝關節。 #Ginyoga瑭琪經筋瑜珈 #Ginhealth #Gigiyoga #進修保健 #胃經 #膀胱經 當腸胃發生不適時,《黃帝內經之十二經筋學理》可以用非侵入式的方式來緩解症狀。 《十二經筋學理》中提到「脾主肌」-所有肌肉的問題都與「脾經」有關;而脾與胃互為表裡、肺與大腸也互為表裡,當肌肉緊張時,血液便無法正常的流動來傳送養分及代謝廢棄物, 十二經筋要解決的就是把阻礙血液流通的石頭給搬開,讓血液做他該做的工作! 如何開始呢?以下是簡單的步驟: 1. 先鬆開「腸繫帶」: 西方醫學最近才驗證出的“腸繫膜”,其實《黃帝內經》上早有記載:古書上記載的「腸繫帶」,如同腸胃器官的安全帶般,將胃、大腸小腸等器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上當腸繫帶因肌肉緊張而收縮時,腸胃器官的空間也跟著緊縮,肯定更不舒服。所以我們先用經筋棒按壓腸繫帶放鬆腹部的肌肉。讓原本不舒服的腸胃獲得足夠的空間修復,也讓動脈血液可以流通。 2. 刺激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 大拇指是「肺經」通道、食指是「大腸經」通道,可以用經筋棒小雲朵裡的指針來刺激指尖。五臟六腑連結於四肢,所以我們從四肢相連結的《十二經筋學理》來著手,啟動肺、大腸的金鑰。 3. 跪壓「踝關節」: 足部的二三四趾是「胃經」的通道,藉由跪壓的方式深層的鬆開踝關節的勞損,讓血液可以順利通過胃經通道來修復我們的胃腸功能。 4. 熱敷小腹及後腰部: 這也是幫助肌肉放鬆的好方法,大部分的人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都有腸胃寒冷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前面腹部及後腰都要一起熱敷,因為肌肉的拉扯是前後對應的,當前面腸繫帶拉緊的時候,後腰的肌肉會形成拉力,所以最好是同步進行。 另外中藥包熱敷能夠安定心神和舒緩情緒,如果平日有腰酸背痛的症狀,也可以這麼做。 現代人生病的症狀,竟然可以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來緩解,是不是很奇妙?
以上就是關於腸胃問題的解決方式,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分享給需要的親友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