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 Yoga
  • 首頁
  • 關於Gin Yoga
    • 教室環境
    • 關於 GIGI
  • 課程/服務
    • 最新課表
    • 課程預約 - 17 Fit
    • Line 線上約課
    • 入門課程 - Basic
    • 經典課程 - Intermediate
    • 進階課程 - Advanced
    • 一對一私人課程 - 1on1 Class
    • 團體/企業包班
  • 第31期師資培訓
    • 師資培訓
    • 師資培訓花絮
  • 線上購買課程
    • -> 方案購買
    • -> 線上課程購買
    • 會員權益預覽
  • 線上商店
    • * 經筋棒套組 *
    • * 筋雕細琢 *
    • * 暖暖包 *
    • 隱私權政策
    • 退換貨條款
  • 專欄
    • 明星推薦
    • 媒體報導
  • 師資團隊
    • Gigi
    • 小蜜
    • 絲縈
    • Lydia
    • Fish
    • Milly

媒體報導

按此處以編輯.

解開肝經的通道

5/10/2021

0 評論

 
轉自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 停泊棧月刊 108期
​
文 / 張幸雯 圖 / 瑭琪
圖片
▲「筋長一吋,延壽十年。」透過撥筋刺激肝經的通道,便能活化臟腑器官,讓肝臟自行修護。
經常聽到有人因過勞爆肝,而根據2020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憂鬱症列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為什麼現代人普遍不健康呢?

無論是憂鬱症或者爆肝,在中醫來說都跟肝經有關。有句廣告詞:「肝若好,人生是彩色;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黃帝內經》載明「肝藏魂」,當肝氣鬱結時,人就會悶悶不樂、悲傷欲哭、胸脅兩乳或少腹等部位脹痛不適等;若肝氣上逆、肝火過旺,也就是所謂爆肝,人便會急躁易怒、失眠、頭痛、面紅目赤、胸脅乳房脹痛等,更進一步波及到心,導致心火熱,產生口苦、盜汗、發熱等症狀。

肝經的通道堵塞時,可能發生肝癌、肝硬化、肝腫瘤、酒精肝、脂肪肝、黃疸等疾病,也可能有五十肩、糖尿病、血壓問題、甲狀腺相關疾病、乳房腫瘤、眼睛問題、女性生理期不適等病症。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當人體器官功能退化時,症狀反應在筋的起點、四肢及五官。肝主筋,肝臟掌管了人體全身筋的系統,筋不柔軟代表肝臟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如何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不為了那份工資,讓壓力和疲累爆表,嚴重損害健康,而是每天看到不斷精進的專業能力、愈來愈好的心情以及愈來愈容光煥發的氣色與身體?首要將堵塞肝經的解開。本文介紹經筋瑜珈,教讀者解開肝經通道的方法。


從經筋解肝經
什麼是經筋呢?經筋瑜珈創辦人瑭琪老師解釋:「筋乃源於《黃帝內經》中載明五千年醫學的智慧寶藏,經筋醫學專精於探討『人體結構』,以整體結構證局部病理變化,只要結構平衡,就不會有『病』的症狀,也就是我們說的『健康狀態』。比如從經筋學角度探討臉部,五官系統與組織的病理,病因病變的形成,除外力衝擊直接造成的傷害外,必有形成的『病因系統』,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即是。舉例來說,肝經主管全身的筋,若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全身的筋及肌肉拉起警報,久而久之可能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
俗話說:「筋長一吋,延壽十年。」《黃帝內經》記載,透過觀察手腳及關節的外觀,便能了解臟腑器官的功能退化。換句話說,人的器官功能退化時,症狀首要反應在筋的起點,即人的四肢和五官。透過刺激人體筋的通道,便能活化人體臟腑器官。
經筋與經絡有什麼不同呢?「經絡走裡、探討穴位點。是用針灸的方式的刺激達到修復的效果,因為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所以需要學有專精的執業醫師來處理比較安全。經筋走表、探討筋結,藉由撥筋和鬆筋等非侵入式的方式來刺激及活化器官,因為是非侵入式的刺激,對一般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較好入門學習的保健方式。經筋理論的內容,它涵蓋人體全部的外表,另一組經脈的理論,它連動人體內部的五臟六腑。」
瑭琪老師說明:「經筋瑜珈內外兼修,結合中國五千年博大精深之學理與哲學的十二經筋(手部六條筋:肺、大腸、心包、三焦、心、小腸,腳部六條筋:肝、脾、胃、膽、腎、膀胱),結合古印度瑜珈及人體動態工程學,運用特殊設計過的經筋瑜珈排序與經筋棒去刺激隱藏在骨縫裡的筋結,透過獨特研創的順位練習及深層的刺激,讓原本退化勞損圍繞在四肢及關節周圍的經筋得到修護,讓血液循環暢通提升體內陽氣運行暢通,滋養五臟六腑。外可達塑形之目的,內有修護器官之效。」

瑜珈體位法修護肝臟
何以拇趾外翻也與經有關呢?「人類是直立的動物,全身的重量垂直往下,承受重量最大的就在整個腳踝,然而腳底大部分的重量由大拇趾球來承擔也就是肝經的起點。然而一個大拇趾球究竟有多少的秘密藏在裡面呢?我們經常可以看見許多人有拇趾外翻的困擾,一般臨床醫生也許會建議把凸出的骨頭削掉,請問這是骨頭的問題嗎?(值得大家來思考一下)或者是穿所謂的矯正鞋、矯正襪,真的可以把它矯正回來嗎?拇趾外翻是因為肝經拉得太緊、脾經鬆弛疲乏所導致,和骨頭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因為筋的不平衡拉扯所造成的。」

「拇趾外翻除了外觀及穿鞋子不舒服,還有許多秘密藏在裡面呢!右腳的大拇趾球可以解決血壓的問題;左腳的大拇趾球可以解決血糖及三酸甘油酯、脂肪肝的問題。拇趾外翻即表示有這些問題隱藏其中,所以不要輕忽一個小小的腳指頭。」瑭琪老師進一步舉例。

古代人一天不會安排那麼多的事情,黎明即起、天黑了就休息,讓勞累一天的身體和五臟六腑得以修護。現在的人始終處於忙碌狀態,加上喜歡滑手機、打電動等刺激大腦的活動,造成交感過旺,靜不下心來看書,必須從事激烈運動,越做身體就越虛,身心太過勞傷到肝脾,憂鬱症、躁鬱症等上述疾病,根源就是肝受損引起的。

利用肝經的通道去撥筋,刺激肝經讓全身氣血暢通,啟動陽氣,讓肝臟自行修復。瑭琪老師示範四種解開肝經的方法,詳見圖示:
一、壓肚子
圖片
二、壓腳踝及腳背
圖片
三、壓雙腳大拇趾縫
圖片
四、壓鼠蹊部
圖片
麵包牛奶請忌口
最後,瑭琪老師提醒大家飲食對身體健康也是十分要緊。她建議:「主食以米食為主,不要吃麵食和麵包。因為東方人體質屬寒性,西方人體質熱性,所以盡量避免吃寒性的食物。麵食是小麥做的,麵食極寒,身體過寒會產生濕氣,因此盡可能避免寒性食物,比如麵食就是極寒。身體會生病就是因為極寒,寒就會產生濕氣,溼氣重、脾胃功能就會退化,也會影響肝膽。盡量不要吃麵食,不吃麵食,身體就不會那麼重。如果不小心吃到寒的食物,可以吃一點薑。此外,喝牛奶會讓腸胃退化,因為人的腸胃無法完全消化牛奶,代謝不掉的牛奶則會堆積在膝關節;試著一段時間不喝牛奶,膝關節會鬆開。」​
0 評論

打開身體的除濕機-脾經通才會長肌肉、不水腫

5/10/2021

0 評論

 
轉自 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 停泊棧月刊 109期
​
文 / 張幸雯 圖 / 瑭琪
圖片
▲脾經掌管運化功能,就是將食物消化後轉化為「氣、血及津液」,然後輸送到全身。脾經保養得好,免疫力自然增強。
上期「專題報導」的第四篇〈解開肝經的通道──這樣做不鬱卒、不發火、睡好覺〉,瑭琪老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說中國古老醫典《黃帝內經》中十二經筋的學理,並結合古印度瑜珈及人體動態學,設計出適合普羅大眾日常練習的經筋瑜珈體位法,透過刺激隱藏在骨縫的筋結,使原本退化勞損圍繞在四肢及關節周圍的經筋得到修護,進而讓血液循環暢通,提升體內陽氣順暢運行,達到滋養五臟六腑、修護器官的效果。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然而,現代人想要做到上古之人的一半實則困難,因為多數飲食無節制、作息不正常、久坐不運動、工作常過勞……等,每一項都是傷害健康的利刃,致使百病叢生。
本期起,「健康樂活」單元將依序介紹十二經筋的保健觀念和鍛鍊方法,首先從脾經的保養開始。


脾是身體的除濕機
脾臟系統主要的任務是運化(即運輸消化)人體攝入的水,包含:水、茶、咖啡等飲料、湯等,透過脾的運化才能成為可供身體使用的津液。很多人容易水腫,看起來胖胖的,穿衣服不好看,但卻不是真的胖,那是脾運化失調,脾經功能退化造成痰濕體質,代表身體裡面都是未經處理的廢水,使得肌肉不見了、肥肉長出來,全身看起來泡泡的。
脾也管全身肌肉,肌肉是否有力量跟脾有關係,脾經的功能弱,肌肉便消失,肥肉就長出來。脾協調全身肌肉,肌肉無力是因為脾經塞住不通。而水要由脾經去運化,脾經不通,水就堵塞,也就是說脾的運化失調,水就無法代謝。此外,脾經塞住也會出現憂鬱症,人會鬱卒、想很多,會較多懷疑和猜忌。
脾在五臟六腑中起到升降作用,所謂「脾升胃降」,意思是我們吃進胃裡的食物要靠脾的氣往上升,胃氣才會下降去好好消化胃裡的食物。所以脾胃互為表裡,脾主要是幫助胃,讓食物往下傳導。如果脾的功能下降,就無法幫助胃做消化的工作,無法讓胃氣起到下降的作用,食物便無法被消化完全。很多人會胃脹氣,就是跟脾的功能退化有關。

筍子麵食請忌口
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本來濕氣就重,像台北是盆地,夏天大家開冷氣,濁氣不斷地往外排,都滯留在盆地裡。而人的身體最無法適應冷熱交替、忽冷忽熱的天氣,濕氣非常容易從毛孔進入體內的臟腑器官,肺就是皮膚的屏障,脾臟是肺在管的,因為肺主皮毛,所以溼氣重的人會呼吸不順、胸燜,呼吸不完整而無法充分吸收氧氣。
此外台灣人大都愛吃冰,吃到身體太寒,濕就是寒,我們的身體本來就已經太濕寒,吃了冰就是寒上加寒,腸胃長期住在極寒,等於臟腑器官都住在寒極裡面。加上運動量又不夠,大家都喜歡坐在咖啡廳吃美食,不喜歡運動,才會水腫。
經筋瑜珈學理除了鍛鍊身體,也包含節制飲食,不主張吃麵食,原因是麵食很寒,我們的身體已經夠寒了,可能這輩子都排不掉,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給身體更多的寒濕,這就像老牛拖車,這頭牛已經負荷不了現下的重量,我們還持續再加重牛的負載量,牛(身體)載不動就跟主人抗議、不玩了。麵食和甜食都屬寒性,寒會造成濕氣,久而久之變成寒濕體質。現代人愛吃甜食、愛喝手搖飲料的飲食慣習,極易導致一大堆毛病。
還有外面的湯儘可能少喝,因為台灣產筍子,很多都放進去熬湯頭,但筍子性寒,不宜吃多。建議早上起床喝一杯溫開水、上個廁所,然後趕緊壓肚子,啟動脾胃的陽氣。請以米食為主食,例如:米飯、米線、粄條等。我不會讓肚子餓,餓了就吃,不餓不吃,順應自然界的運轉。不需要為了要減肥,看到別人吃東西,自己不吃就猛吞口水。偶而跟朋友聚會喝咖啡,不來一塊蛋糕嗎?我也會點一塊,就吃幾口,都是巧克力,但不能是常態。偶而破壞一下,回家趕緊壓肚子,沒有關係。但是如果經常吃、天天破壞,那就是常態,壓肚子也沒有效果。要是不小心吃到寒性的東西,就壓肚子。就是把健康生活化,選擇對的食物吃,好比我的循環就已經不好,為什麼還要選擇會讓循環差的食物吃呢?就是要思考一下。只是大部分的人過不了口慾這關。
圖片
​▲壓腳踝內側
圖片
​▲壓足弓內側
圖片
​▲壓乳房內側
圖片
​▲壓膝蓋內側
經筋瑜珈打通脾經
如何判斷自己溼氣重?可依下列三項大原則:
一、運動完後流的汗不能是黏黏的。
二、溼氣太重,私密處會起疹子,還有手肘、脖子、腋下、膝窩,都會對稱性的長疹子。因為身體寒濕,排不出去就會長疹子。皮膚摸起來會像棉花,沒有彈性,摸起來會有點濕濕的,就是脾不好的表徵。
三、不流汗和不易流汗的體質,表示脾經塞住,水無法從身體排出來,身體把警報器關掉。
最後,提供大家保養脾臟的除溼飲品:五味子、黃耆、紅棗、枸杞加老薑煮水喝。如果氣血不夠可以加一小片當歸或黨蔘,作為日常飲用,男女皆可喝。惟須注意:女性生理期時不能喝。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經筋瑜珈學理就是隨身攜帶的藥囊,內連五臟六腑,外連筋骨皮毛,學會正確地使用,就能決生死、處百病,源源不斷地將氣血運往人體各個部位,維持生命正常運行。每天練習強化脾經的經筋瑜珈體位法,啟動身體除濕機制,就能長肌肉且不再水腫喔!
0 評論
    加入好友

    歷史紀錄

    七月 2022
    六月 2021
    五月 2021
    四月 2021

    類別

    全部
    專欄連載 停泊棧月刊
    專欄連載-停泊棧月刊
    胃經

    RSS 訂閱

圖片
地址:110 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59號4樓之3 
​電話:02 2346 6166
電子郵件 email:contact@ginyoga.co

  • 首頁
  • 關於Gin Yoga
    • 教室環境
    • 關於 GIGI
  • 課程/服務
    • 最新課表
    • 課程預約 - 17 Fit
    • Line 線上約課
    • 入門課程 - Basic
    • 經典課程 - Intermediate
    • 進階課程 - Advanced
    • 一對一私人課程 - 1on1 Class
    • 團體/企業包班
  • 第31期師資培訓
    • 師資培訓
    • 師資培訓花絮
  • 線上購買課程
    • -> 方案購買
    • -> 線上課程購買
    • 會員權益預覽
  • 線上商店
    • * 經筋棒套組 *
    • * 筋雕細琢 *
    • * 暖暖包 *
    • 隱私權政策
    • 退換貨條款
  • 專欄
    • 明星推薦
    • 媒體報導
  • 師資團隊
    • Gigi
    • 小蜜
    • 絲縈
    • Lydia
    • Fish
    • Milly